首页 > 新闻快讯 > 文章详细

我中心特需医疗科召开年终总结暨医疗与服务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1-02-23   http://www.zgjsyw.com
导读:我中心特需医疗科召开年终总结暨医疗与服务研讨会2月7日,特需医疗科“年终总结暨医疗与服务研讨会”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眼科医院副院长陈伟蓉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廖俊平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罗莉霞教授、护理部主任肖惠明、特需医疗科主任

2月7日,特需医疗科“年终总结暨医疗与服务研讨会”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眼科医院副院长陈伟蓉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廖俊平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罗莉霞教授、护理部主任肖惠明、特需医疗科主任黄晶晶教授、中心各专科护士长、年轻医生及护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共同交流探讨提升医疗服务,总结2020,展望2021。

 

陈伟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特需医疗科作为眼科中心的窗口,应致力于整合全院最顶级的眼科专家和医技护团队,应用最先进的高科技诊断治疗仪器设备,努力为各类特殊需求人群提供高质、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同时,应以项目培养人、筛选人、淘汰人,在科室发展的同时做好学科建设。

黄晶晶教授总结了科室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在高端特需医疗方面,致力于构建体检-诊断-治疗-随访-康复全流程、个性化定制服务;在疑难病特需医疗方面,致力于多学科协作,攻克眼科疑难复杂病;以病程为关注点,针对急/慢性病的医疗特点,完善流程规范化。同时,不断完善学科建设,规范与调整医疗教学思路,全方位建设特需医疗科。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陈伟蓉教授分享了她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故事。2011年“小儿白内障之家”的建立为患儿和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医生从专业角度给予患者关怀和指导,提升了罕见病诊疗水平。在中心的统筹部署下,她融入团队创建小儿白内障随访系统,建立循证医学研究数据库和“微组织库”,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促进先天性白内障诊疗模式改革。一路前行,她始终坚持做一个有温度有内涵的医生。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护理部肖惠明主任提出护理和人文关怀相融合已成为护理行业的共识,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护理;并总结了近年来我中心探索和优化诊疗流程、进行健康教育多样化与信息建设、提供护-患交流、患-患交流平台等的措施;同时也反思了目前护理工作的不足,呼吁探索具有眼科专科特色的人文关怀模式,打造更有温度的眼科中心。

医疗服务与体验之我见

廖俊平教授从商务管理的层面探讨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服务行业,但又有区别。患者的需求无外乎把病治好,这既有客观标准,更是一个主观层面上的判断,为此更多的强调“共情和同理心”,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以人为本的服务。同时,廖教授也从患者角度对中心的医疗服务给予了肯定。

各地医院见闻分享

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的曹煦医生分享了香港卫生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医疗模式,提出香港的私立医疗系统中,高效的市场化运行与优质的医护服务理念,值得学习借鉴。曾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就读并在Moorfields眼科医院进行临床轮转培训的梁晨医生分享了英国门诊及住院诊疗的基本流程与国内的异同,其门诊医生所使用的记录模板,使医生从繁杂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患者沟通交流。

青光眼科患教网络与信息化建设

郑维鑫护师分享了基于信息平台构建患者院外管理平台和“青光眼之家”健康科普的经验,并讲解了目前日趋规范化的青光眼手术医护及患者协作流程。通过医护一体化评估、重点指导用药、二维码宣教、出院指引单等方面的改善,减少患者奔波,提高患者就医体验,青光眼科通过患教网络与信息化平台建设将“以病人为中心”落到细节。

 

罗莉霞教授提出:“答案永远在现场”,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创新或改进的空间;“软性服务”在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温暖的微笑、温言细语、顺畅的诊治流程等都可以改善医患关系。以中山眼科中心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医疗水平为依托,特需医疗科应坚持一流的医疗、护理和管理,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注重就医体验;让眼病患者首先想到中山眼科中心,让我们的优质服务守护光明视界。

与会的凌运兰教授、向武医生、孟雪娇护长、姚抒予护长、张宇护长等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现场讨论,对于特需医疗的建设和医疗服务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预约挂号注册

向全国无数位爱心医生提问
(病情描述不能少于10字)
健康小提示: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疲劳用眼,保护好您的视力.

特别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