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详细

第六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暨研究生导师论坛会议

发布日期:2014-03-15   http://www.zgjsyw.com
导读:第六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以谢立信院士的“眼表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拉开帷幕,奠定了本次会议强调的理念--从基础向临床转化的研究。​

   第六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以谢立信院士的“眼表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拉开帷幕,奠定了本次会议强调的理念--从基础向临床转化的研究。

  2000年台湾蔡瑞芳医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报道了眼表重建的突破性成果,2004年和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继续报道了眼表重建载体的研究,为眼表疾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然而,中国眼表重建面临着更多难题”,谢院士说,“我在临床上看到很多患者病情复杂,损伤更严重,常常是无干细胞可用”。因此,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回顾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相关基础文献来寻找对策。

  谢院士的科研团队探索了加入小分子化合物Y-27632(一种Rho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方法,经其扩增培养构建的角膜上皮膜片,干细胞数量有所增加。研究还观察了植片移植后干细胞的的情况,发现眼表环境改善后,有一定的归巢效应,即归巢到角膜组织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增多,但仍有其他两种假说推测植片干细胞消失的原因,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术后的免疫排斥也是常见的临床难题,谢院士指出,“我们统计的排斥发生率为23.3%”,基础研究中通过免疫印迹细胞学检查和共聚焦显微镜可见相关细胞如CD4+、CD8+和朗格汉斯细胞等的增多。自称为“开刀的临床医生”的谢院士在演讲的最后提出,关于眼表重建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更多,首要的问题就是临床应用标准,这是基础向临床的转化的关键;其次,移植后干细胞的去向和来源?最后,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的功能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的完整性)?

  大会主席王宁利教授评论道,谢院士的团队探索的是临床驱动的关键问题,其研究成果被学术期刊重点推荐,我们也期待青年医生也能以成为“在思考中开刀,在开刀中思考”的医生为目标。来源:国际眼科时讯 

向全国无数位爱心医生提问
(病情描述不能少于10字)
健康小提示: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疲劳用眼,保护好您的视力.

特别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