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详细

前景可期,近视的最新研究领域

发布日期:2016-05-11   http://www.zgjsyw.com
导读:近日,2016年美国眼科与视觉学会(ARVO)年会于美国西雅图隆重召开,作为全球眼科学最富学术气息的会议之一,ARVO年会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及最丰富的科研资讯吸引着世界范围内眼科学者的关注,深刻影响着眼科学的发展。加利福尼亚大学的Christine F. Wildsoet教授在大会上就分享了近视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时讯》也在会后第一时间采访了Wildsoet教授,邀请她介绍了近视进展中脉络膜厚度及RPE基因表达的变化、microRNA信号通路研究等全新的研究领域,极具学术理念更新及科研启发价值。

前景可期,近视的最新研究领域


编者按

  近日,2016年美国眼科与视觉学会(ARVO)年会于美国西雅图隆重召开,作为全球眼科学最富学术气息的会议之一,ARVO年会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及最丰富的科研资讯吸引着世界范围内眼科学者的关注,深刻影响着眼科学的发展。加利福尼亚大学的Christine F. Wildsoet教授在大会上就分享了近视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时讯》也在会后第一时间采访了Wildsoet教授,邀请她介绍了近视进展中脉络膜厚度及RPE基因表达的变化、microRNA信号通路研究等全新的研究领域,极具学术理念更新及科研启发价值。



  Christine F. Wildsoet,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近视进展中脉络膜厚度及RPE基因表达的变化


  斜视动物模型(鼠模型到猴子模型)研究显示,在近视疾病进展过程中脉络膜大体趋于变薄,RPE中一系列不同类型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包括一些转化生长因子家族成员。动物模型中观察到的脉络膜变薄可能类似我们在高度近视患者上观察到的脉络膜萎缩过程,也可能类似高度近视患者产生其他多种并发症中的一种,因此在人体上RPE和脉络膜的变化仍需要继续研究。


  关于RPE的基因表达变化的具体机制,目前该方面研究已经确实观察到这种变化,但现阶段正尝试评估近视引起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程度,可能近视与脉络膜之间通过某种信号机制直接相互联系,长期脉络膜变薄可能会导致与高度近视相关的多种病理改变。因此,具体机制的解读工作仍在进展中。此外,一个研究RPE变化的临床科学家对该方面研究临床治疗转归非常感兴趣,并尝试进行将RPE变化作为靶点的潜在治疗方案研究。然而,必须将RPE和脉络膜变化之间的联系起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同时,这位科学家正在开发研究过程可能使用的技术。



microRNA研究在近视中的未来应用


  目前已经发现很多不同microRNA可以影响快速发育眼球和正常眼球早期发育过程中巩膜的变化,同样在近视眼中这种影响可能也会存在。此外,目前的研究正在尝试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水平探究microRNA信号通路,以及这些microRNA表达变化与近视眼中巩膜变化是如何协作的。了解导致此类近视病理改变的信号,并且在某些水平上似乎有microRNA参与,这就意味着未来近视的临床诊治将会有新的治疗靶点。


  虽然microRNA研究在近视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实际上从治疗角度考虑microRNA可以改变巩膜,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及应用前景的。因为巩膜是结缔组织,也是眼球最外壁,其决定了眼球大小,并且近视眼中眼轴变大是屈光度改变的主要因素,而巩膜远离敏感的神经视网膜;另一方面眼科医师可以观察到巩膜并且用药方便,该部位是远离不能采用药物干预的眼底等敏感组织的,因此如果将其作为治疗靶点可能是非常完美的。


向全国无数位爱心医生提问
(病情描述不能少于10字)
健康小提示: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疲劳用眼,保护好您的视力.

特别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