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
 
 
	主诉:右(左)眼上睑(下睑)局限性硬结伴
 
	红痛2天
	简史:有无治疗
	检查:右眼上睑的近外眦部皮肤红肿,有一黄
	豆大小硬结,压痛明显未见脓头。
	诊断:右眼上睑外麦粒肿(未成熟)
	R:1.氧氟沙星滴眼液
	滴右眼 4-6次/日
	2.0.5%金霉素眼膏
	涂右眼 1/睡前
	3.热敷勿挤压
	[如有脓头]
	诊断:右眼上睑外麦粒肿(成熟)
	R:1.右眼上睑外麦粒肿切开排脓
	2.氧氟沙星滴眼液
	滴右眼 4-6次/日
	3.0.5%金霉素眼膏
	涂右眼 1/睡前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主诉:左(右)眼上(下)睑发现硬结1周,
	无红痛。
	简史:有无治疗
	检查:左眼上睑中央有一黄豆大硬结,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眼睑不红、无压痛,相应部位睑结膜呈灰红色。
	诊断:左上睑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R:1.左上睑霰粒肿摘除
	2.氧氟沙星滴眼液
	滴左眼 4/日
	如较小病人不愿手术,不必勉强,嘱其热敷。如皮肤面已穿破,需行皮肤切口,刮除肉芽肿并缝合。(应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
	如霰粒肿继发感染,应按麦粒肿处理,先切开排脓,待急性炎症消退后,仍有硬块,可手术切除。
	上睑下垂
	主诉:自幼上睑不能抬起已多长时间
	简史:追问:有否晨轻晚重现象,有否外伤史,是否治疗过
	检查:1.视力
	2.两眼向前平视,上睑缘遮盖瞳孔多少或角膜多少mm,并测睑裂宽度
	3.测提上睑肌肌力:压迫眼眶上缘,去除额肌力量,测量上视时和下视时上睑长度,之差即为肌力。
	R:先天性 如影响视力,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如不影响视力,应待病人可配合局麻手术时,再手术治疗。
	后天性 病因治疗
 
 
	慢性泪囊炎
 
	主诉:右眼“流泪”溢脓多长时间
	简史:追问有否沙眼病史及鼻部疾患,有无治疗、异物
	检查:一看:下泪小点及睑缘有无外翻、机械刺激——倒睫、结石,外眼炎症与泪囊皮肤有无红肿压痛(排除急性泪囊炎)
	二压:压迫泪囊部位皮肤,有无分泌物溢出,性质如何(脓性,粘液性)。
	三冲洗:右泪道冲洗(应记录冲洗结果)
	R:如诊断为慢性泪囊炎,可手术。术前请鼻科会诊,有无鼻部疾患,有否手术禁忌。
	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
	如不需手术R:右眼点抗生素眼液4/日(嘱其先排尽泪囊中分泌物,自行用手指挤压,然后滴抗生素眼液)。
 
 
	急性结膜炎
 
	主诉:两眼发红,伴分泌物多,多长时间,有否烧灼感,异物感
	简史:追问:有否“红眼”接触史及治疗史
	检查:1.视力不减退
	  2.睑、球结膜充血情况,有无水肿
	   3.角膜Fl(-)、瞳孔(-)
	R:两眼抗生素眼液1/每小时;炎症反应重时应局部加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可疑病毒感染时,加用抗病毒药物。
	注意交叉感染
 
 
	流行性角结膜炎
	主诉:两眼发红,分泌物多,伴畏光、流泪
	检查:1.视力正常或稍下降
	2.结膜充血
	3.上、下睑结膜与穹窿部有否滤泡
	4.耳前淋巴结有无肿大
	5.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中心区上皮下有否散在点状浸潤Fl(+)(特点:不形成潰疡)
	R:两眼0.1%病毒唑眼液6/日
	(或0.1%无环鸟甙眼液6/日)
	两眼氯地眼液4/日(选用)
 
 
	沙眼(Trachoma)
 
	主诉:两眼异物感、痒多长时间
	检查:上睑结膜(范围)血管模糊,有否滤泡、乳头、疤痕(注意内外部、穹窿部)
	诊断:如无疤痕,即诊断为沙眼I;如有疤痕,则诊断为沙眼II;全部疤痕,诊断为沙眼III;再查活动性病变(乳头、滤泡)占上睑结膜面积多少,占1/3(+)、1/3-2/3(++)、2/3以上(+++)。(应注意有无角膜血管翳)
	R:两眼0.1%利福平眼液4/日
	(或15%磺胺醋酰钠眼液4/日)
 
 
	春季性结膜炎
	主诉:两眼奇痒多长时间
	简史:追问:复发几次,每年发病季节。
	检查:上睑结膜充血不明显,有排列整齐的扁平肥大乳头,呈卵石状或球结膜呈灰黄色。(注意病变不侵犯上睑穹窿部)
	诊断:两眼春季性结膜炎
	R:1.若诊断有困难,作两眼上睑结膜刮片找嗜酸性细胞               
	2.色甘酸钠眼液  点双眼4/日
	3.氯地眼液 点双眼1/2小时(注意慎用皮质类固醇药)
	4.息斯敏10mg,1/日
	如上睑结膜无异常,在角膜缘的球结膜有灰黄色胶状隆起,如围绕整个角膜缘描写呈堤坝状。
	诊断:两眼春季性结膜炎(角膜缘型)
	R:治疗同上。
 
 
	翼状胬肉
 
 
 
 
 
	主诉:右眼发现“肉样物”多长时间
 
	简史:有无治疗过(包括手术)。
	检查:1、右眼鼻側(或颞側)睑裂部球结膜有一三角形皱襞,呈三角形肥厚増殖,尖端侵入角膜多少mm,颈宽多少mm。
	2、头部隆起(或平坦),体部菲薄(或肥厚),有无充血。
	诊断:右眼翼状胬肉
	R:进行期
	1.右眼胬肉切除结膜瓣转移术(预约)     
	2.右眼氯地眼液 4/日(术前准备用药)
	  静止期:右眼氯地眼液 4/日(不可长期点用)
 
 
	角膜炎
	主诉:右眼怕光、流泪、疼痛,伴视物模糊多长时间
	简史:有无治疗过
	追问:如匐行性:有无外伤史,泪囊炎病史
	   绿脓杆菌性:有无异物剔除史
	   树枝状:有无感冒,发热病史,初发或是复发
	检查:1.视力
	   2.充血(睫状或是混合)
	3.角膜何部位几点钟有一灰白色混浊,边界不清,大小多少,深达角膜哪一层,有无水肿(画图)。Fl(+)或(-)。
	4有无KP及前房混浊,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应存在否。
	5结膜囊分泌物细菌/真菌培养+药敏
	R:1.如为细菌感染,氧氟沙星眼液6/日,或庆大霉素4万结膜下注射;
	病毒感染,0.1%病毒唑眼液6/日,或0.1%阿昔洛韦眼液6/日。
	2.严重者需扩瞳,右眼滴1%阿托品眼液1~3/日
	3.有潰疡即Fl(+),禁用皮质类固醇眼液
	4.内服VitC+VitB.Co+鱼肝油丸
	5.右眼热敷3/日
	6.如真菌感染:0.5%两性霉素B点眼1/2h,局部涂2%甲紫,适当全身应用抗真菌药,为防止细菌混合感染,局部可加用抗生素眼液。
 
 
	表层巩膜炎(Episcleritis)
	主诉:右眼发红、痛多长时间
	简史:有无治疗过;追问有无风湿、结核病史
	检查:1、视力
	2、部位:角膜缘与直肌止端之间有局限性充血,充血区有一紫红色或暗红色结节状隆起伴压痛。
	3、Fl(-)
	R:1、右眼氯地眼液 6/日
	2、右眼四考眼膏 1/晚
	3、地塞米松5mg 右眼球结膜下注射(必要时)
	4、VitC+VitB.Co+消炎痛(必要时)
	5、病因治疗,或查找病因。
 
 
	急性虹睫炎
	主诉:右眼红痛,视物模糊多长时间
	简史:追问有无分泌物,有无治疗过。
	检查:1.视力
	2.右眼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3.角膜有KP,描写数量(+〈10个,++ 10-20个,+++ 〉20个),尘样或羊脂状,颜色(棕色或灰白色)。
	4.前房:混浊情况,Tyn(+)或(-)
	5.曈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应是否存在
	6.虹膜:是否有后粘连,纹理是否清楚
	7.睫状体部位有无压痛
	R:1.右眼地塞米松5mg球结膜下注射 即(必)
	2.如曈孔小有虹膜后粘连,即滴1%阿托品眼液3次,如仍不扩大,结膜下注射散朣合剂0.3ml。(应观察到瞳孔散开后,再让病人离院)
	3.右眼1%阿托品眼液3/日
	4.右眼氯地眼液1/小时或6/日
	5.消炎痛+VitC+VitB皮质类固醇(必)
	6.右眼热敷3/日
	7.明日复诊或预约复诊时间。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主诉:右眼脹痛、头痛伴恶心呕吐,视力下降多长时间
	简史:追问有无虹视(看灯泡有红绿光圈),远近家族史,初发还是复发及诱发因素。有无治疗过
	检查:1.视力:右眼指数/20cm
	2.充血:混合充血
	3.角膜:水肿呈雾状,有否K P
	4.前房:深浅,有无混浊,周边前房深度=多少CT
	5.瞳孔:中度散大(mm)呈纵椭圆形,对光反应迟钝(消失)
	6.虹膜:纹理是否清楚,有否后粘连与萎缩
	7.晶体:晶体有无青光眼斑,前囊下有斑点状,棒状,地图状灰白色混浊
	8.眼底:因角膜水肿窥不清
	9.指测眼压T+3
	诊断: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急性期,左眼临床前期)
	R:1.测眼压:右 左
	2.右眼滴1%匹罗卡品眼液
	1次/5分;6次后,1次/15分;
	8次后,1次/1—2小时
	3.``醋氮酰胺 3/日 首剂加倍
	  氯化钾(补达秀)0.5 3/日
	  4.20%甘露醇250ml 即(必)
	5.明日复诊
	6.必要时入院治疗
 
	慢性单纯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
	主诉:体检时检查眼底,怀疑有“青光眼”来就诊
	检查:1.视力 右 左
	2.双眼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无KP,前房深浅正常,不混浊,周边前房1CT,瞳孔3mm大,圆形,对光反应存在,虹膜纹理清楚,色棕褐,无前后粘连,晶体不混。(或描写两眼眼前节均未见异常)
	3.眼底:右C/D: 左C/D:
	两眼视乳头界清楚,无水肿,色泽、盘沿是否均匀,血管呈屈膝状,偏向鼻侧,是否可见A搏动,视网膜,黄斑未见异常。
	R:1.测眼压
	2.查周边与中心视野
	3.查两眼前房角镜
	4.如仍不能确诊:(1)测24小时眼压
	(2)必要时入院检查明确诊断
	老年性白内障
	主诉:两眼视力逐渐减退,多长时间
	简史:有无治疗过
	检查:1.视力 右 左
	2.两眼眼前节(-)
	3.晶体混浊,何部位(皮质C1-4,核N1-5,后囊下皮质P1-3)及其程度
	4.眼底无异常或窥不进
	5.如已成熟准备手术,作以下检查(光感、光定位、色觉、眼压、泪道冲洗、血压、血糖、心电图、血小板、出凝血时间)。
	R:已成熟:术前检查无阳性发现可签住院证
	未成熟:两眼白内停/卡他林眼液4/日
	障眼明 3片 3/日
	VitC+VitB.Co/VitE等。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主诉:右眼鼻下方固定黑影多长时间
	简史:有无外伤史、高度近视。发病前先感到眼前有小黑点,闪光感;然后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并逐渐扩大。
	检查::1.视力 右 左
	2.眼压测定:较正常低。
	3.裂隙灯眼前部检查:前房有无闪光、房水混浊,虹膜有无粘连,角膜和晶体是否透明。
	4.充分散瞳后见眼底:8:00~12:00视网膜呈波浪壮隆起,色灰白(或青灰),黄斑区波及,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视网膜血管迂曲。9:00处可见一马蹄形的大裂孔,大小约2PD,裂孔底呈红色,边缘清晰。余处视网膜呈豹纹状。
	诊断: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1.嘱患者去枕右侧卧位。
	2.急诊收治入院手术治疗,行视网膜复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主诉:右眼视力减退,视物变暗、变形、变小、变色1周。
	简史:起病前精神过度兴奋、紧张,脑力、体力过度、有烟酒嗜好。
	检查:1.视力:右眼视力减退。
	2.眼底:黄斑区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环形反光晕,约2PD大小,色调暗淡,有细小黄白色小点,中心凹反光消失。
	3.视野:有中心暗点。
	4.FFA:动脉期见一个渗漏点向上扩散呈蘑菇状,(或向四周扩散呈墨渍状)渗漏持续半小时。
	R:1.激光封闭渗漏点。
	2.血管扩张剂。
	3.支持疗法。
 
 
	屈光不正
	主诉:双眼视物不清多长时间。
	简史:患者发病年龄、职业,有无其他眼病史、戴镜史及戴镜情况。
	检查:1.远近视力,矫正视力。
	2.眼部检查:屈光间质情况,眼底有无病变,眼球位置及有无运动受限。
	3.验光
	1)扩瞳验光,(14岁以下),可用1%阿托品眼药水连续滴眼3天,每天2次。
	2)不扩瞳验光(14岁以上)。
	R:1.远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伴有内斜者应全部矫正;一般矫正度数愈高愈好。
	2.近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矫正度数适当为好,矫正视力达1.0既可。
	3.散光 用圆柱镜矫正。
	4.屈光参差 可据年龄、程度配镜矫正。
	5.屈光不正也可行手术治疗,如RK、PRK、LASIK、后巩膜加固术等等。
 
 
	共转性斜视
 
	主诉:右眼球外(内)斜多长时间(有无外伤及发热史)
	简史:追问自幼发病,有无复视及家族史
	检查:1.视力
	2.两眼球运动不受限
	3.单眼遮盖试验,两眼均能固视,眼球向外(内)偏斜或仅左眼有固视能力。
	4.角膜映光法检查:一眼角膜光反射点位于瞳孔中央,另一眼位于瞳孔缘,斜视度10-15度。
	诊断:1.双眼(或右眼)共转性交替性外斜视
	2.双眼屈光不正
	R 1.小儿散瞳验光、戴镜、锻炼辐辏
	2.戴镜半年眼位无矫正者应手术治疗
	3.如有弱视,应进行弱视训练
	4.如单眼性斜视,应尽早手术治疗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主诉:双眼渐进性突出4个月。
	简史:1.询问全身症状,有无多言、易激动、食量增多、体重减轻,心悸及肌肉震颤等。
	2.发病的急缓。有无畏光、流泪、眼痛、视力减退、复视等。
	检查:1.上睑退缩呈凝视状;上睑迟落;上睑翻转困难;瞬目减少,辐轴能力减弱;眼睑不能闭合。
	2.眼球突出度检查:20mm (102mm)16mm
	3.眼眶压力(++)。
	4.触诊眼睑及眼眶:未见明显肿块。
	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R:1.眼压:右:28mmHg 左:24mmHg
	2.双眼AB超:双眼眼外肌肥厚。
	3.血清T3、T4:均高于正常值。
	4.强的松 50mg 1/日(注意逐渐减量)
	5.噻吗心安眼液 点双眼 2/日
	6.监测眼压变化,必要时增加降眼压药物用量。
	7.金霉素眼膏 涂双眼 1/晚
	8.手术治疗:当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甲状腺功能正常,但尚有暴露性角膜炎或复视,眼位斜,眼球向某方向转动受限明显等时,可考虑行眼眶减压术、眼外肌延长术等。
 
 
	眼外伤
	主诉:木柴击伤左眼10小时,感眼痛,视物不请,伴左侧头痛、恶心、呕吐。
	简史:.了解致伤物的大小、距离、力量大小等,有利病情判断。
	检查:.视力:右 左
	上下睑淤血肿胀,左眼局部滴表面麻醉剂后,用眼睑拉钩拉开眼裂后可见:颞侧下方球结膜下大片状出血,并有一裂伤,长8mm,角膜雾状混浊,颞侧下方条状上皮擦伤。房水混浊,前房上部稍深,下部积血。瞳孔6mm×4.5mm,呈D形,颞侧瞳孔缘呈锯齿状,12~2点虹膜根部断离,眼球转动时上部虹膜颤动。晶体向鼻下方移位,前皮质混浊,瞳孔区可见赤道部。玻璃体前部积血。眼底窥不清,指测眼压T+2。
	诊断:左眼挫伤
	继发性青光眼
	外伤性前方积血(++)
	晶体半脱位
	虹膜根部断离,瞳孔缘撕裂
	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
	玻璃体积血
	角膜擦伤
	球结膜裂伤及球结膜下出血
	上下睑皮下出血
	R:1.表麻下缝合左眼球结膜裂伤+绷带包扎双眼+斜坡卧位。
	2.TAT皮试( )
	TAT 1500单位 肌注 即
	3.青霉素皮试( )
	4.生理盐水 250ml 静滴 即
	青霉素 480万单位 静滴 即
	5.20%甘露醇 250 ml 静滴 即
	6.安络血 10mg 肌注 即
	7.醋氮酰胺 0.25 1/6小时
	补达秀 0.5 1/6小时
	8.急诊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