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节 
  
 
   
 
 				这个生理学的意象图是告诉我们:			
 				视网膜成像的质量是不只跟眼睛有影响和脑也是有关系的,虽然在图片里显示我们得到的是一个长散的焦距,在眼睛所显示的光学质量并不是那么好,不像像落在红点那么百分百清晰,但是有脑神经非常好的解释系统,只要该SA是可容忍的范围内,在经过脑的传导以及图形过滤锐化并保留了景深后,达到接近百分百的成像(右下波形高峰);就像图片左上方的E字虽然落在眼底时不是那么清晰(中间),但到达脑时就会变得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机制,这也是人类几千年来,生物几十万年以来,一个脑与视力演化的结果,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			
  
 
   
 
 				这是一个正常人Q值的分布,正常人多半落在-0.2的附近,当然每个人都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测量时会发现到这部分:我们在矫正时会希望Q值能在网图片左侧走,也就是创造更负的Q值。			
  
 
   
 
 				这个画面就是EX500的软件操作画面			
   
 
 				也就是意谓这可以调整的变量可以到达非常小的单位,可以进行非常精细的个体化调整。			
  
 
   
 
 				这是操作的范围			
  
 
   
 
 				在调整Q值时,我们可以利用软件每o.o1做调整			
  
 
   
 
 				调整球面、散光可达 0.01 D 的精雕细琢			
  
 
   
 
 				光学治疗区可微调幅度为0.1 mm			
  
 
   
 
 				过渡区可微调幅度为0.05 mm			
  
 
   
 
  Q值调整的步骤和前导波优化的步骤不同,当我们进行前导波优化的治疗时,激光切削角膜会分成两个步骤,先矫正球面再矫正柱状散光。 
  
 
   
 
  若我们使用个体化的Q值调整,则直接结合所有的切削并组合成一个新的矫正椭圆形状,所以能够迅速且仔细的调整這方面的效果。 
  
 
   
 
  Q值的运用,我们用一个理想化的图形来看: 
  如果替患者保留了150度的近视,我们调整了他的Q值,从旁边也就是较陡的椭圆角膜进入的光线会聚焦点比中间的更远,我们调整后的Q值矫正大约可以达到100度,会增加更多的景深. 
  
 
   
 
  这就是我们预定调整的目标,我们也不希望调整太多而引起像差。 
  
 
   
 
  这就是我们创造出来的视区示意图: 
  看远的是运用主视眼,看近的就是非主视眼的部分,而中间紫色区域就是运用非球面Q值调控景深,达到中距离视力的范围。 
  
 
   
 
   
 				这是其他厂家所做的设计:			
 				左上图就是一开始提到的多焦点角膜切削的设计,中间看近外围看远。			
 				右上图则是采用在角膜上制造出同心圆的中心环式,改变角膜曲率。			
 				这些基本上都不能符合我们生理上的自然特性!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临床上实际的运用状况,就是针对我们进行微单眼视老视矫正的患者所进行的术后视力追踪统计			
 				利用门诊随访视力表现统计,研究以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制瓣,并结合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进行个体化微单眼视(individualization micro-monovision)的屈光手术矫正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表现。			
  
 
   
 
 				自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搜集1000位手术患者术后隔日至一个月的远距、近用视力。			
  
 
   
 
 				没有特别设限患者矫正度数!			
 				如果患者本来看远不戴眼镜就看清楚,就积极鼓吹进行矫治。因为术后看远一定不如术前,除非沟通很清楚了还是坚持要做。			
 				另外,若是RK后平光或远视的客户,需要小心评估。因为打远视雷射是做在周围的甜甜圈,加上原本RK就切在角膜周围,所以术后视力稳定度及效果不佳。			
  
 
   
 
   
 
   
 
 				看远的视力恢复得相当迅速,术后第一天回诊远视力在0.8以上的患者高达八成以上			
  
 
   
 
 				术后一周随访远视力在0.9以上的患者也占了八成以上			
  
 
   
 
 				一直到术后一个月的随访,远视力都能维持很好0.9以上的也持续超过八成			
  
 
   
 
 				这是我们用来测试患者近视力的Jaeger量表, 和国内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比对J5的标准就和五分纪录4.6的大小标准是相似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术后近视力的表现:			
 				术后第一天能看到比J3还小的视标患者超出八成;J3就差不多是报纸或眼药水标签的字体大小,也就是说术后的隔日患者看报、看手机都不会出现问题!			
  
 
   
 
 				术后一周角膜状况更好了, 能看到比J3还小的视标患者约九成。			
  
 
   
 
 				术后一个月, 能看到比J3还小的视标患者也始终维持九成以上。			
  
 
   
 
   
 
   
 
   
 
   
 
 				我们雷射主任邱立祥医师两年前接受了微单眼视老视矫正			
 				目前看诊、手术都很方便,身为剑道高手的邱医师更能在剑道武艺上大放异彩,不受限于视力或眼镜的不便			
  
 
   
 
 				另一位新庄院区陈威林院长也是在两年前接受微单眼视老视矫正			
 				现在的他也因为抛开眼镜的束缚,常利用手术和看诊的空档到泳池展现他水中蛟龙的身手			
  
 
   
 
 				其他还有许多院区的医师也都接受了这项矫正手术,共同的反应就是:手术时间短、不会痛、恢复快、看远清楚,看近轻松			
  
 
   
 
  
 
   
 
 				目前有许多文献资料都是支持并且推崇这种微单眼视的准分子激光老视矫正			
  
 
  
 
   
 
 				因为我刚刚提到通过Q值引导,使得我们过去单眼视、微单眼视的效果更精进			
  
 
   
 
 				2010年迄今微单眼视老视矫正的占比已经达到我们屈光手术总量的三分之一			
  
 
   
 
   
 
 				最后特别感谢校长安排这个时段让我分享个人的经验,以及美女助教婧婧仔细地协助修正两岸不同的用语。			
 				谢谢大家聆听。			
  
 
   
 				讨论:			
 				艾格程勉征  我在想1、调Q微单技术后驾驶疲劳情况?2、出现白内障后人工晶体的计算问题			
 				祁勇军  只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心,白内障医生以后该如何算人工晶体度数?			
 				林丕容  @祁勇军 群主:我们做LASIK20年,很多人已白內障放多焦老花人工晶体,公式自己回歸,参照术前后度数及角膜曲率变化,也参考激光度数测量。这些人原本就要求高,也很满意的			
  
 
 				安小玲  @林丕容 太学眼视光集团 请教林院,看资料里中年人占多数,这些人有可能会在夜间开车,是否会有眩光的抱怨呢?还有就是,这些患者将来得了白内障,需要怎样的手术设计呢?白内障术后远近视力的设计。			
 				林丕容  @安小玲哈尔滨爱尔 夜晚开车有人有时需眼镜。另一问题回答如@祁勇军 群主之问。詳情另擇課上。			
  
 
 				崔敏  @林丕容  Q值引导是双眼都做,还是只是单眼。如是单眼,是在非主视眼吗?			
 				林丕容  @崔敏 :一眼WAVEFRONT OPTIMIZED(优化)另一眼q值调整			
 				崔敏  @林丕容  谢谢!刚才又回翻了幻灯,看到了。如果主视眼也做Q值引导,景深增加,球差术后增加减少,岂不更好?			
 				林丕容  @崔敏 是的!主视眼科在單眼视弱化一奌看遠品质,双眼是不太好的,不过这也因亇別用眼需求而定! 因优化前导波(W0)即有q值调整在內,只是需要加強多少需客製化!			
 				崔敏 @林丕容  林院的意思是Q值引导弱化看远的视力吗?			
 				林丕容  @崔敏 是的,很些微			
  
 
 				申华  @林丕容 太学眼视光集团 不管多大年龄,都保留-1.5D吗?			
 				林丕容 也需客制化			
 				林丕容 客制化=亇体化=亇性化。总之,屈光手术需要"量身定做"			
  
 
 				查敦传 请问林院长:林院台大眼科集团在岛内乃至全球业界很成功,此番来大陆投入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林丕容  @查敦传 昭美眼科医院 為了眼科医生共同的志业及事业,太学眼视光集团以"好医生"為核心策略,平台发展嘉惠民衆视力的健康。